近日,河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公布,我市话剧《李保国》、河北梆子现代戏《吕玉兰》、电影《有家》、歌曲《小草笑了》《脚步》《我的西柏坡》6件文艺作品获奖,获奖总数在全省各市名列第三,是近年来入选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市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树立文化自信,共建精神家园。全市文艺界取得的喜人成绩是广大艺术工作者长期“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成果,更是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这些优秀作品,以文化自信凝聚共识,以富有特色的邢台故事、邢台声音,讴歌新时代,弘扬正能量,汇聚起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的强大力量。 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全省精神产品创作生产领域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也是一个地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这些文艺精品的脱颖而出,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得益于我市不断改革创新的文艺工作机制,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持续繁荣发展的崭新态势。 完善评奖新机制,点燃文艺精品创作热情 力推精品创作是全市文化艺术领域永葆青春和活力的生命线。为推动全市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繁荣,激发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更大活力,2017年,我市重新修订、印发了《邢台市文艺精品创作奖评选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极大促进了全市各界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文艺创作成果日益丰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使全市文艺创作呈现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繁荣局面。 2017年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分别为:邢台学院创排的话剧《李保国》,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河北梆子现代戏《吕玉兰》,市委宣传部申报的电影《有家》,市广播电视台古柳作词的歌曲《小草笑了》,市音乐家协会申报的尉迟克冰作词、井庆勋作曲的歌曲《脚步》,市冀中能源文工团王秀增作曲的歌曲《我的西柏坡》。这些文艺作品犹如清泉汩汩而出,润物无声地浇灌着邢襄儿女的精神家园,并源源不断地滋养邢襄大地,弘扬地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为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凝心聚力。 此外,歌曲《脚步》《我的西柏坡》《梦》三部作品入选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梦”系列主题新创歌曲;青年女作家闫岩的短篇小说《群支付》荣获第二届河北省孙犁文学奖;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吕玉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反映李保国先进事迹的创作更是繁荣活跃,长篇报告文学《幸福播撒太行山》得到全国、省市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话剧《李保国》在全省巡回演出11场,倍受好评。邢台本土发展成长的书法奇才刘永清,连续三届分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二等奖、一等奖和佳作奖,为邢台和河北书法界赢得了荣誉。 2017年度邢台市文艺精品创作奖的评选工作圆满完成,共评出获奖作品78件,对于引导全市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紧跟时代步伐,搭建原创作品展示新平台 “黎明前,黄昏后,一声声你的脚步。不惧风雨,穿越荣辱,有了今天你的光彩夺目……”把党和人民用“你”和“我”来指代,以小我的视角来反映宏大主题的歌曲《脚步》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从“农民李保国”“教授李保国”“亲人李保国”三个方面,塑造“共产党员楷模”的话剧《李保国》自搬上舞台后,激发出各界干部群众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高尚情怀。 在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上精准发力的同时,我市着力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全市文艺界的创新创作活力,适时为优秀的原创文艺作品展示展演提供广阔舞台。 2017年,我市不断推出紧跟时代的文艺精品。作为十九大的献礼之作,共推出3部戏剧作品:河北梆子现代戏《大孝村官》、威县乱弹现代戏《梨财神》和豫剧《李保国》,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成功首演,现场反响热烈,生动诠释了时代楷模的典型事迹。此外,由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红色系列主题电影故事片《安全的名义》、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太行赤子李保国》和联合摄制的电影《李保国》三部影视作品顺利杀青。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传部在《人文邢台》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原创文艺作品展示”专栏,持续不间断地向社会推送、展示威县梨花大鼓《十九大会议如春风》、隆尧秧歌戏《八十嫂唱十九大精神》、桥西舞台剧《志愿者之歌》、开发区快板《喜庆十九大》、诗歌《我的临西》等原创文艺节目。 2017年11月30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原创文艺作品汇演成功举办,整场演出突出“原创性、群众性、时代性、艺术性”四个特点,荟萃了歌舞、戏曲、曲艺、器乐、杂技、朗诵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邢台厚重的人文底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形式走在了全省前列。 全省文艺界的“邢台现象”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批文艺精品发挥了示范引领效应,传播了正能量,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提供了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文艺人才培育新机制 人才培养是精品文艺创作持久繁荣的根基。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过程中,我市一手抓精品创作,一手抓人才培养,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骨干队伍,让“文艺襄军”队伍不断扩大,形成文艺人才茁壮成长、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的繁荣局面。 不断注重基层文化艺术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每年举办两季“走进文化艺术殿堂”大型公益培训班,开设声乐、舞蹈、戏曲等10类免费艺术培训课程,让普通市民享受专业的艺术指导,进一步激发广大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的热情和活力。通过邢襄文化之星的评选,在全市文化界遴选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德艺双馨的青年艺术家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梳理汇总全市文艺人才,做好归档整理工作,将创作、表演、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文学、群众团体等各类优秀文艺工作者全部记录在案,以备随时抽取选用。 此外,进一步开拓文艺骨干培养基地,重点扶植打造市属文化馆(院、团)的精品节目,努力培育高精尖的文艺人才;不断探索发掘可以作为文艺人才培养基地或者有成为文艺培养基地潜质的单位和院校,积极创造文艺演出合作机会。 潜心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邢襄文化资源,把出精品与练队伍、出人才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壮大“文艺襄军”队伍,打造文化自信新高地,锻铸追赶超越软实力,用实际行动在此次全省“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扎实的优秀答卷。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将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叫响邢襄历史文化名片,集中力量实施历史文化开发传承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传出去”工程、“书香邢台”建设工程。编纂连环画丛书《邢襄名人谱》、拍摄纪录片《太行深处有人家》、制作画册《守望非遗 闪耀邢襄——非遗传承在路上》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邢台故事,描绘邢襄风貌,提升邢台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